發布時間:2021-01-08 來源 : 新華每日電訊
近日,有網友反映,湖南省株洲市茶陵縣一礦業公司通過簡易設備進行選礦,污水和礦砂流入簡易的尾礦庫。記者調查發現,該礦業公司過了環評關,卻過不了“群眾關”,不僅“礦污”流入未做防滲處理的簡易沉淀池,有滲漏危害周邊環境的風險,企業生產的揚塵和噪聲也影響了周邊群眾的生產生活。
值得反思的是,企業最近到底生產沒生產?有沒有造成污染?需不需要整改?在這些關鍵問題上,政府、企業和群眾三方呈現不同甚至矛盾的說法——企業說的是,企業這幾年基本停產,沉淀池的黑水經檢測符合相關標準。即使發生滲漏,也不會對周邊環境產生危害,也沒有村民上門反映過污染問題;群眾說的是,企業上上周就生產了,菜葉滿是揚塵沒法吃,噪聲擾民沒法睡。沒找企業是因為礙于“當地熟人關系”;政府的說法是,建廠時通過了環評。2015年之后,企業經常處于停產狀態,沒有生產也就沒有排放。去年9月有群眾反映,但調查沒有發現污染。
記者的調查證實了周邊群眾的擔心,而非環保部門的說法。當地環保部門該臉紅。當地環保部門也在記者調查后表示,廢水有滲漏風險,已責令企業停產整改。不難想象,如果沒有輿論監督,相關問題可能還被隱藏在“已通過環評”這個定論下。
在這起事件中,群眾礙于“熟人”情面,沒找企業反映問題,不代表企業沒問題。群眾找環保部門反映,恰恰是因為對政府部門抱有期待,期待他們不必受制于“熟人關系”,公正執法,推動相關問題的解決。然而,環保部門給的說法和群眾的直觀感受有相當大的差距,不免讓期待環保部門有更多作為的群眾失望。
企業是否有排污。環保部門的監督是否及時、到位,生活在周邊的群眾最有發言權。茶陵礦污過了環評關卻過不了“群眾關”這件事,給相關環保部門提了醒,環保工作也得過“群眾關”。群眾的環境痛點應該是環保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,多聽民聲,避免只盯著冰冷的數據,卻讓群眾寒了心。
1.凡注明來源"第一環評網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資料,版權均屬第一環評網所有。若需轉載需明新聞來源及鏈接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2.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
3.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,聯系QQ:2290678824。
Copyright ? 2013 - 2018 d1ea.com All Rights Reserved煙臺智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第一環保網 魯ICP備14016788號-7 魯公網安備 37061302000292
郵箱:3223637665@qq.com???電話:18153588412????傳真:0535-3970986 ????國家環保部第五批環境服務業試點項目